西南大學大四學生、獨立青年導演陳一線(本名陳宇舟)團隊憑借新作[醫院里的中國]摘得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十五屆原創影片大賽最佳紀錄片長片獎。這是他繼去年的紀錄片[邊城]之后再次榮獲該獎。 從去年蹲點長沙火車站拍[邊城],到今年駐扎湖南省人民醫院拍[醫院里的中國],22歲的陳一線已連續把兩個寒假獻給了心愛的紀錄片事業。他身上那種年輕導演的熱情和執著感染著我們。賴聃妮是陳一線的學姐,已在北京工作的她此次應邀出任該片聯合制片人,為了真實而完整的記錄,他連除夕夜也不給團隊放假,大伙兒輪換著回家吃完團年飯后便趕回醫院,工作結束已是凌晨兩點。 寒假回老家長沙后,陳一線組織起20人的團隊籌拍新片,主要是[邊城]原班人馬,以西大戲文系10名長沙學生為主。為了保證大學時代最后一部作品的獨立性,陳一線婉拒了外來投資,啟動資金4500元,都是團隊湊的。 1月25日開機,3月20日殺青,4月20日做完后期。近三個月的拍片經歷讓陳一線仿佛重生了一次,原本想批判體制,后來決定立足普通人的故事,醫院里那么多悲歡離合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事實上,2個月拍攝的原始素材達1600個G近200小時時長。陳一線說,最后保留的老中幼三代人的故事,圍繞愛與死亡這一主題彰顯情感愛情、親情等。 最讓陳一線觸動的是除夕夜拍到癌癥病房一位奶奶的死亡。12點鐘那一刻,病房外煙花四起,屋里哭成一片,到處是絕望和悲傷,我寫劇本都不敢這樣設置的情景,真實發生了。陳一線說這是他長這么大第一次置身于死亡現場,拍了一會兒無比難受,只好換伙伴來拍,自己出去透口氣。之后大年初五他再次拍到嬰兒死亡,隔著門玻璃拍到哭泣的母親,她忽然轉身瞟到我們,我很有負罪感。 陳一線希望勾勒出21世紀初期中國醫院里的剪影,唐學軍與葉淑儀的對比體現了中國社會典型的貧富差距,而在命運上,回港治療的陳錦榮不久去世,回家等死的唐學軍卻仍在頑強抗爭,這更反映了生命的無常和意志的堅韌。 66分鐘的影片主要呈現了老中幼三組病員的故事:年過花甲的美籍香港商人陳錦榮因骨癌滯留長沙,醫治73天無果后妻子葉淑儀決定聯系國際救援隊回港繼續治療;進城務工的中年人唐學軍身患白血病,因無錢治病從省里向市縣一級一級轉院直至放棄治療回家等死;還有一個沒有名字的4號床嬰兒,他本可被治愈,卻因父母已有另一胎用來傳宗接代而不愿花萬元治療費,遭到遺棄致死。 第七影院( www.fycyxlzx.com)<<醫院里的中國>>,別忘了推薦給你的好友!
Copyright ? 2018-2025